今天,我們召開2019年中電聯第一次理事長會議暨2019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研討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和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重要指示精神,分析能源電力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挑戰,共同探討我國能源電力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問題。剛才,許憲春局長就我國宏觀經濟作了報告,對我們研究能源電力發展有重要啟示。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來,我國電力行業艱苦奮斗、開拓進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2018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年發電量達到19億千瓦、7萬億千瓦時,其中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3.5億、1.8億、1.7億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全國35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輸電線路長度、變電容量達196萬公里、62億千伏安,電網電壓從交流220千伏升級到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1100千伏,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配置能力最強的特高壓交直流混合電網,實現了“戶戶通電”和除臺灣外全國電力聯網;攻克了特高壓輸變電、超超臨界機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等一批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與裝備;電力行業總資產超過14萬億元,12家電力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國際業務遍布全球五大洲,境外總資產突破2000億美元。總體看,我國電力工業在起步晚、底子薄的情況下,攻堅克難、持續創新,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追趕到引領的巨大飛躍,有力支撐了建國以來年均8.3%的經濟增長,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我國電力行業多年來也積累了一些深層次問題。在發展上,電源與電網、交流與直流、輸電與配電發展不協調等問題突出,清潔能源發展長期面臨棄水、棄風、棄光等挑戰,嚴重制約電力行業安全發展、清潔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在經營上,受宏觀經濟、電價政策、環境治理等影響,電力企業經營發展形勢嚴峻,一些企業反映“日子不好過”,“過緊日子”將成為常態。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有必要對能源電力發展進行前瞻性、系統性思考研究,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大勢,科學謀劃,主動作為,推動我國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下面,我就世界和我國能源電力發展談九個方面,與大家交流。
一、關于能源轉型
世界能源發展正處于百年未有的大變革時代。工業革命以來,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有力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也帶來資源匱乏、環境污染、氣候變化、健康貧困等突出問題。推動世界能源轉型,是實現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國和全人類高度,提出推動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重要指示和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倡議”。從我國和世界看,能源轉型主要體現為以下趨勢和特征:
一是能源格局向清潔主導、電為中心轉變。在能源供給側實施清潔替代,能源消費側實施電能替代,形成清潔主導、電為中心的能源格局,是世界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
二是能源系統向全球互聯互通發展。煤炭、石油、天然氣都經歷了由點對點供應向區域配置、跨國配置的發展歷程。隨著能源格局向清潔主導、電為中心轉變,電網將成為未來能源配置的主要平臺。未來,全球電網互聯方式將發生重大轉變,輸電規模越來越大,輸送距離越來越遠,跨國跨洲聯網將從現在的“手拉手”變成“心連心”,從目前小功率交換、余缺互濟為主,向大容量輸電、大型能源基地向負荷中心直送直供轉變,在促進清潔發展、實現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保障電力供應等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三是能源產業向優質高效升級。以清潔主導、電為中心的能源轉型,將有力推動能源產業從以化石能源為中心的產業集群向以清潔能源和電力為中心的產業集群轉變。
四是能源技術向融合集成發展。融合集成是能源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一方面,高效清潔發電、先進輸變電(特高壓、柔性直流、超導輸電等)、大電網運行控制、儲能等電力技術不斷創新突破。另一方面,能源電力將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5G等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高度可控性、靈活性的智慧能源系統,實現多能互補、智能互動,滿足用戶各種用能需求,推動新一輪能源革命和世界經濟轉型。
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對中國和世界能源發展的思考與研究,我深切體會到: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作為能源電力工作者,必須跳出本行業、本專業、本崗位的傳統思維和專業偏好,勇于自我革命、創新突破,站在全球能源轉型大格局中思考問題、謀劃發展,積極支持和推動世界與中國能源轉型。
推動世界能源轉型,就是要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實質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是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配置、高效利用的重要平臺。要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實施“兩個替代、一個提高、一個回歸”(即實施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大幅提高電氣化水平,讓化石能源回歸原材料屬性),打造綠色低碳、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能源共同體,促進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
推動中國能源轉型,就是要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中國能源互聯網是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穩步推進國內能源互聯網建設”為指導,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強化創新驅動,加快我國清潔能源開發、能源結構調整和優化布局,加快建設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的堅強智能電網,大幅提升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水平和電力行業效率效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以全球能源互聯網、中國能源互聯網建設推動世界和中國能源轉型,是能源電力行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解決全球資源、環境、氣候、貧困、健康等問題,實現人類永續發展的根本途徑,是推動我國能源電力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持。
二、關于電力需求
電力行業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支柱產業,保障電力充足可靠供應,是行業發展的長期任務。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達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其中電能替代貢獻了全國新增用電量的30%。“十三五”前三年用電量年均增長6.7%,高于3.6%~4.8%的規劃預期。
未來電力需求還將持續較快增長。我國總體還處于工業化中后期和城鎮化快速推進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預計未來三十年我國經濟將保持中高速增長,年均增速在4.5%~6.5%區間。在相同發展階段,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電力消費彈性系數一般超過1,電力需求增速超過GDP增速。2018年,我國電氣化率為21%,人均用電量接近5000千瓦時,僅為OECD國家的60%左右。隨著城鎮化、電氣化進程的加快推進,特別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電能替代全面提速,未來較長時期內我國電力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綜合考慮需求增長和能效提升等因素,預計2030年,我國電氣化率、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31%、10.4萬億千瓦時;2050年,我國電氣化率、全社會用電量將分別達到52%、14萬億千瓦時。
東中部地區在較長時期內仍將是我國電力消費的主要地區。東中部地區經濟體量大,人口和產業集中,在當前和今后較長時間內,用電需求在全國繼續占有較高比例。2018年,東中部用電量及新增用電量分別占全國的67%和60%。預計到2050年東中部用電量占全國的比重仍將保持在60%以上。
三、關于清潔能源
新世紀以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光伏發電、風電裝機容量和增速領跑全球。截至2018年底,我國清潔能源發電裝機為7.5億千瓦,占總裝機比重40%。但要認識到,實現碳減排目標,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根本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清潔發展的速度、規模和質量仍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水能、風能、太陽能資源開發率為53%、5.1%、3.1%,發電量占比為25%(其中水電17.6%、風電5.2%、太陽能發電2.5%),清潔能源開發力度仍需繼續加大。受當地用電市場有限、跨區電網建設滯后、省間壁壘嚴重、市場交易機制不完善等諸多因素影響,我國“三棄”形勢依然嚴峻,2018年全國“三棄”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缺乏統籌規劃和統一電力市場,清潔能源發展與電網建設不協調,是“三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最重要原因。
加快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高效利用,解決“三棄”難題,關鍵要統籌開展電源電網發展規劃,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建立有利于清潔能源發展的大平臺、大市場,切實解決好開發和消納問題。力爭到2030、2050年,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比分別達到59%、86%,發電量占比分別達到48%、8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分別達到23%、59%。
一要加快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開發。
二要因地制宜推動分布式電源開發。
三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四要有序發展燃氣發電。燃氣機組啟停快、運行靈活,可為清潔能源、負荷波動等提供靈活調節。
四、關于煤電發展
煤炭是我國最重要的化石能源,剩余探明儲量2440億噸,按目前開發強度只能開采38年。用好煤炭資源、發揮煤炭作用,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發電是煤炭集約高效使用的最主要方式。目前,我國煤電裝機10億千瓦,占全國總裝機53%。今后較長一段時期煤電仍是我國的主力電源,但也面臨碳排放、環境、成本等諸多約束:
一是碳減排和污染防治任務艱巨。
二是煤電布局不合理。
三是煤電競爭力日益下降。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煤電的發展已經面臨多方面、根本性的挑戰,需要我們認真研究、反思,找出切實可行的轉型之道。解決煤電發展問題,是電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關鍵要控制總量、優化布局、轉變功能,為清潔能源發展騰出空間,促進能源結構由化石能源為主向清潔能源為主轉變。
五、關于電網發展
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優化煤電布局、滿足電力需求,歸根結底需要堅強電網作為支撐和保障。目前,與實現上述目標相比,我國電網發展還存在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電源電網發展不協調。
二是交直流發展不協調。
三是電網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
展望未來,隨著我國電力需求增長和能源轉型,現有電網受網架結構、短路電流、調節能力等制約,無法適應未來清潔能源大規模接入、大范圍配置、靈活調節的需要,必須立足長遠發展,加快建設“目標清晰、布局科學、結構合理、智能高效”的中國能源互聯網。
一要大幅提升電網配置清潔能源能力。
二要加快建設東部、西部同步電網。
三要實現各級電網協調發展。
? ? ? 與電力系統深度融合,構建智能互動、開放共享、經濟高效、安全可控的現代電力服務平臺,提升電網運行的靈活性、互動性和可靠性,滿足各類分布式發電、用電設施接入以及用戶多元化需求。
六、關于電力安全
安全是電力行業的生命線。這些年我國電力系統一直保持安全穩定運行,是目前世界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特大型電力系統。但我國電力系統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發生大面積停電風險始終存在。
一是風電、光伏大規模發展帶來新挑戰。
二是電網安全運行風險日益突出。
三是電力建設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四是網絡信息安全環境日趨復雜。
七、關于創新發展
近年來,電力企業經營形勢日趨嚴峻。一是利潤增速下滑。2018年,全國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受煤炭去產能等影響,全國發電行業電煤采購成本同比提高500億元左右。成本和收入的一升一降,導致電力企業利潤受到雙向擠壓,全國近一半火電企業出現虧損,電網企業利潤下滑。二是投資能力下降。在國家“去杠桿”等政策影響下,電力企業投資能力受限。2015年~2018年,全國電源建設投資分別為3936億、3408億、2900億、2721億元,呈逐年下降趨勢。三是電建和裝備市場形勢嚴峻。在國內電力投資趨緊,特別是電源建設市場規模逐年萎縮情況下,電力建設和電工裝備制造企業普遍面臨巨大市場和經營壓力。
2019年,預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去年下降2~3個百分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再降10%,電力企業經營發展將面臨更大壓力。面對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實現高質量發展,關鍵要轉型和創新。
一要加快企業轉型。
二要強化創新引領。
三要加強隊伍建設。
八、關于電力改革
中發9號文明確了“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總體思路,確定了“三放開、一獨立、三強化” 的改革路徑,對電力行業發展、體制機制、市場格局、效益效率、安全服務等各方面帶來深刻影響。近年來,電力改革出現市場主體多元化、利益訴求多樣化的新趨勢,協調的復雜性大大增加,有許多重要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當前一個突出矛盾是省間壁壘嚴重,有的省份寧可用本地煤電也不愿用外來清潔發電,甚至限制和干預省間電力交易。這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清潔能源放空、煤電晝夜運轉”問題的癥結所在。目前,由于省間壁壘造成的棄電量占總棄電量的40%以上。進一步深化電力改革,要抓住三個關鍵:
一要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
二要推動形成科學的電價機制。
三要穩妥推進增量配電改革試點。
九、關于全球能源互聯網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習近平總書記從推動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倡議,是中央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為我國能源電力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全球能源互聯網涉及電源、電網、電建、電工裝備和電力科研等各領域,與每個電力企業都緊密相關,決不僅是合作組織的工作,也不僅是電網企業、發電企業的任務。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是整個電力行業共同的政治責任和重要使命,是踐行“四個意識”,講政治、講大局的體現,也將為電力行業和企業帶來重大發展機遇和廣闊發展空間。廣大電力企業要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準確把握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大意義,更加自覺主動參與和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事業發展。
一是引領世界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是貫徹落實國家重大戰略的必然要求。
三是實現電力行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
以上九個方面事關我國能源電力長遠發展和行業企業可持續發展,廣大電力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加強研究、早做謀劃。面對行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中電聯要繼續發揮橋梁紐帶和溝通協調作用,與各方攜手推動中國和世界能源轉型。一要強化中央精神學習宣貫。組織行業企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和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講話與指示精神,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在落實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電力行業帶頭和表率作用。二要加強重大問題研究。聯合電力企業,深入開展電力“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煤電轉型、新能源及儲能發展、電碳綜合市場、增量配電改革、海外投資等重大問題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向有關部門反映行業訴求,爭取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發展氛圍。三要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協會建設,強化規范管理,提升服務能力,推進精準化、個性化會員服務,積極為會員發展創造條件。加強電力標準建設,提升我國在國際標準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發揮協會平臺作用,積極推動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服務電力企業“走出去”。也希望廣大理事和會員單位積極支持中電聯工作,共同推動我國電力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各位嘉賓、同志們,面向未來,電力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將承擔更大責任和使命,發展前景廣闊。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一心,攜手前行,推動電力行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共同邁入電力工業創新發展新時代,為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大家!